
近年來,寵物經濟熱度持續攀升,寵物用品消費被稱作 “第二母嬰產業”,其中智能寵物硬件成為增速最快的細分賽道之一。全球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 Future Market Insights 數據顯示,2024 年全球寵物智能用品市場規模將接近 60 億美元,2024 年至 2034 年間更將以 19.5% 的年復合增長率穩步增長。
需求增長驅動下,智能寵物硬件品類不斷擴展,從基礎照護類的智能喂食器、飲水機、自動清潔貓砂盆,到健康監測類的可穿戴項圈、定位追蹤器,再到互動陪伴類的智能攝像頭、陪伴機器人,以及安全管理類的電子圍欄、走失防護設備,全方位覆蓋寵物 “吃、喝、拉、玩、安” 的日常生活場景,也為智聯網(AIoT)模組及解決方案企業帶來新機遇。
對這些企業而言,單純提供 “通信” 已不足夠,差異化能力成為競爭關鍵。多模態感知與融合能力讓設備更懂寵物,融合圖像、聲音、動作、體征等多源信息,攝像頭可識別寵物體態異常,麥克風結合 AI 區分叫聲情緒,傳感器記錄運動模式,體征監測則為疾病預警提供指標,讓設備從 “數據采集器” 升級為 “寵物理解者”。針對寵物走失這一養寵家庭核心焦慮 —— 美國寵物群體研究和政策全國委員會數據顯示,1/3 寵物會在生命周期內丟失,僅不到 2% 的貓和 15%-20% 的狗能歸還原主 —— 企業通過整合蜂窩網絡、藍牙、Wi-Fi 等多種通信協議,實現室內外無縫定位,室內低功耗實時追蹤,室外米級甚至亞米級精度,信號弱環境也能連續追蹤,為寵物安全保駕護航。
AI 能力破解多寵識別與行為理解難題,深度學習算法捕捉寵物細微面部變化判斷情緒,結合視覺 AI 與輔助標識,在多寵家庭中為每只寵物生成獨立檔案,智能喂食器可精準分配食量、監測進食狀況。低功耗與續航優化同樣關鍵,企業通過深度休眠、邊緣計算、高能量密度電池等方式,讓智能項圈能全天記錄數據,攝像頭可連續幾天正常工作,大幅提升用戶體驗與使用粘性。
多家企業已推出亮眼解決方案:寵智靈以 AI 大模型為核心,其 400 萬像素寵物攝像機模組具備多寵識別、情緒識別等功能;螢石 IoT 開放平臺與涂鴉智能提供全鏈路方案,涂鴉更實現 1 天出樣品、15 天量產;智漢物聯的藍牙 BLE 智能追蹤器累計出貨超百萬套,將設備平均找回時間從十小時縮短至幾十分鐘;中移物聯推出低功耗定制模組,提供 AI 算法與管理平臺支持;安信可科技的雷達模組讓喂食器變身 “實時響應的寵物管家”,精準檢測寵物靠近且全天候抗干擾。
在寵物智能產品市場競爭中,對寵物行為的理解能力決定廠商差距,智聯網模組與解決方案企業從多維度持續突破,不僅提升產品使用體驗,更將推動寵物智能產業邁向更廣闊的未來。
行業趨勢已經很明確了,從以前的 “人覺得好用” 轉向 “寵物真適應、人寵都舒心”。這正好戳中很多企業的設計痛點。我們接觸過不少做智能寵物用品的客戶,早期都栽在同質化上,拿智能喂食器來說,以前大多只堆定時功能,外觀做得像個冰冷的機器,既沒考慮大貓小貓進食的不同姿勢,也沒顧及放在家里和裝修搭不搭。用戶不買賬,自然賣不動,企業拿著這樣的產品去談渠道,成交率低得可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