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 年,來自廣州的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,由華泰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。這是這家企業二度沖刺資本市場,此前 2021 年它曾申請科創板上市,后因戰略調整于 2022 年 5 月主動撤回,如今再啟資本化征程,彰顯其在農業科技領域的堅定布局。
極飛科技的掌舵人是 1982 年生于福建三明的彭斌。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后,他成為程序員,連續三年斬獲微軟 MVP 獎項,還曾任微軟(廣州)NET 俱樂部主席,是業內小有名氣的技術專家。2007 年,彭斌帶著一群熱愛飛行的極客在廣州創辦極飛科技前身 XAIRCRAFT,最初生產航模,后嘗試科考、巡檢、物流等商用領域,甚至與順豐合作完成 5 萬多架次物流無人機試飛,卻未找到清晰方向。
2013 年的新疆之旅成為轉折點。在廣袤棉田,彭斌目睹農戶人工噴藥效率低、易中毒,且農村勞動力隨城鎮化流失,他萌生 “無人機幫農民干活” 的想法。就地用可樂瓶、泡沫盒等拼湊出簡易植保飛行器試驗后,他意識到中國 20 億畝耕地背后的萬億級植保需求,果斷叫停其他業務,帶領團隊聚焦農業賽道,將研發室搬到新疆農田,讓工程師實地感受農業需求。
2014 年,XAIRCRAFT 正式更名極飛科技。初期推廣時,農戶對無人機充滿懷疑,彭斌組建 “植保服務隊” 免費作業 —— 人工一天噴 30 畝,極飛無人機能噴 300 畝還省一半農藥,實實在在的效果打動了農戶。此后,極飛科技持續迭代產品:2015 年發布首款植保無人機并成立國內規模最大農業植保服務團隊,2016 年推出 P 系列無人機并發明智能離心霧化技術,2018 年 P30 植保無人機斬獲多項國際大獎,市場占有率突破 50%。
如今,極飛科技產品涵蓋農業無人飛機、農業無人車、農機自駕儀、智能農場物聯產品四大類。其中農業無人飛機是拳頭產品,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收入占比持續攀升至 89.0%,憑借高精度 RTK 定位技術實現厘米級精準作業,在亞洲水稻產區,1000 畝田噴藥從 10-20 人 5-10 天,變為 1-2 人 1-2 天完成,還能提升產出 5-10%、節約農藥 20-30%、節水約 90%,更換模塊還能播種、運輸。
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,2024 年極飛科技在全球農業機器人行業市占率 10.7%,農業無人飛機領域市占率 17.1%,均位列全球第二。財務表現同樣亮眼,2022 年至 2024 年總收入從 6.05 億元增長至 10.66 億元,2024 年扭虧為盈錄得凈利潤 7040 萬元,2025 年上半年凈利潤 1.31 億元同比增長 49.1%;海外收入從 2022 年 1.46 億元增至 2024 年 3.71 億元,復合年增長率 59.4%,經銷商網絡已覆蓋全球近 60 個國家和地區,合作經銷商超 900 個。
在農業技術革命浪潮中,中國企業正從 “追隨者” 變為 “引領者”。極飛科技的產品憑借性能、成本優勢,在美國填補飛行員短缺缺口,在巴西比大型地面撒藥車更高效、低成本。未來,極飛科技還計劃打造智慧農場數據管理平臺,推動設備互聯互通,讓農民變身 “農場管理者”,其產品更跨界用于蚊媒消殺等領域,為農業科技乃至更多行業注入 “中國智造” 活力。
現在的農機設計環境早就不是拼外觀的階段了,用戶要的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 “全場景解決方案”,這和我們接觸的很多制造企業訴求一致 —— 怕設計與生產脫節,更怕設計出來的產品不被市場買賬。極飛最聰明的一步就是把研發室搬到新疆農田,讓設計師和工程師蹲在地里找答案,這種 “從場景中來” 的設計思路,剛好戳中了農業裝備設計的核心痛點。
早期農戶對無人機不信任,本質是對 “陌生設備能否適配農活” 的疑慮。極飛沒有先做華麗外觀,而是聚焦功能設計的實用性。初代植保無人機的智能離心霧化技術,能省一半農藥還能精準覆蓋,這種 “看得見的效率提升” 比任何外觀宣傳都管用。免費作業時,人工一天 30 畝和無人機 300 畝的差距,就是設計價值最直接的證明,農戶認可了,訂單自然跟著來。
后來迭代的 P 系列無人機,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設計細節全是銷量催化劑。分體式快拆結構讓一臺設備能切換噴灑、播撒、運輸多種功能,機臂和螺旋槳雙折疊設計方便田間搬運轉場,這些都是摸透了農民 “既要多功能又要省力氣” 的需求做的優化。P30 拿下國際大獎不是偶然,這種兼顧性能與實用性的設計,直接幫極飛把市場占有率推到 50% 以上,訂單量跟著市占率水漲船高。
現在行業都在講智能化,極飛的設計把智能落地得很扎實。SuperX 5 Ultra 飛控系統搭配 4D 成像雷達,能在丘陵山地靈活避障,這種針對復雜地形的設計優化,讓產品能適配更多區域的農田。APC3 農機自駕儀搞高度集成化設計,20 分鐘就能給老農機裝上,還能兼容不同品牌設備,這完全解決了農戶 “升級成本高、操作復雜” 的顧慮,2025 年上半年農業無人機銷量同比增長 33%,智能灌溉系統銷量激增 170%,這些數據都是設計拉動銷量的最好佐證。
海外市場的突破更能看出設計的穿透力。針對美國飛行員短缺、巴西對作業效率的需求,極飛的產品設計沒有搞 “一刀切”,而是通過精準作業性能和成本控制,讓經銷商愿意下單?,F在產品覆蓋近 60 個國家,海外收入三年間復合增長率近 60%,這說明好的設計能打破地域壁壘,直接轉化為成交數據。
整個行業都在往 “智能化、大型化、特色化” 融合的方向走,極飛的設計路徑剛好契合這個趨勢。從解決單一植保問題,到打造覆蓋 “耕種管收” 的智能裝備矩陣,每一步設計都圍繞用戶真實需求迭代。這種把技術轉化為用戶能感知的實用價值的設計邏輯,正是它能從航模小廠成長為全球第二的關鍵,也給所有做工業設計的同行提了個醒:抓準場景需求的設計,從來都是訂單和銷量的底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