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深圳市原子重塑有限公司完成 A 輪融資,投資方為君科丹木與基石資本。這是該公司半年內斬獲的第二輪融資,新一輪資金將重點投入產品研發與全球化市場拓展,為其創新產品的落地與推廣注入強勁動力。
原子重塑于 2025 年 1 月正式成立,自誕生起便聚焦 C 端消費級 3D 打印機領域。團隊匯聚泛機器人工程背景人才與 3D 打印行業老將,不僅具備深厚的產品研發功底,更擁有從 0 到 1 實現規模化量產的實戰經驗。目前公司研發人員占比已超 60%,強大的研發實力為產品創新筑牢了根基。
眼下,原子重塑已順利完成首批產品試產,計劃在 2025 年四季度正式發布核心產品 —— 全球首款智能 12 噴嘴 3D 打印機。這款產品的突破性創新在于首創輪盤式噴嘴庫設計,可實現最高 36 色、12 種材料的精準打印。這一設計既大幅提升換色切換效率,又從根源上減少耗材損耗,精準破解了長期困擾消費級 3D 打印用戶的 “材料選擇少”“換料浪費多” 兩大核心痛點。
看似簡潔的 “多噴嘴集成”,背后是研發團隊對極致工程平衡的追求。他們需在設備體積、生產成本、噴嘴數量、功能拓展性四大維度中找到最優解,設計靈感則源自 CNC 機床的 “刀庫” 理念,將工業級復雜方案微型化并落地于桌面設備,這對軟硬件協同、運動控制與工程實現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。目前市面上尚無其他廠商嘗試類似方案,相較于 Prusa、Snapmaker 等企業采用的 “直接更換擠出機(噴頭)” 模式,原子重塑的輪盤式噴嘴庫架構在材料與色彩兼容性上優勢顯著,也為消費級 3D 打印市場打開了更大發展空間。
原子重塑公布產品原型后,拓竹隨即發布 Vortek 自動熱端切換方案,以 “換熱端” 路徑實現多色多材打印,這一行業動態清晰印證了多頭打印已成為消費級 3D 打印領域的核心競爭焦點。
除打印機主機硬件的全面革新,原子重塑還將對料盒、送料系統、切片軟件、內容生態等關鍵模塊進行升級,更多產品細節將在正式發布時揭曉。公司總裁劉斌表示,個人制造領域蘊藏巨大增長潛力,原子重塑計劃通過打造 “設備 + 耗材 + 內容” 的三角增長飛輪,推動生態規模化發展。未來還將持續完善產品矩陣,搭建用戶社區與模型生態,讓用戶與創作者實現更緊密的協同共創。
他們的核心設計亮點在輪盤式噴嘴庫,這東西看著簡單,其實是平衡了用戶需求、技術可行性和商業價值的典型。之前接觸過不少教育機構和創客空間的客戶,都說消費級設備要么材料選得少,要么換料時浪費大半耗材,這倆痛點幾乎是行業共識。現在這臺機能做到 36 色、12 種材料精準切換,還能減少損耗,等于直接把客戶最頭疼的問題解決了。這種 “解決真問題” 的設計,本身就是拿訂單的硬通貨,畢竟沒人愿意為華而不實的創意買單。
現在市場頭部企業都在靠差異化和生態整合拉開差距,2025 年行業前五名集中度預計能到 58%。原子重塑這臺機的差異化太突出了,市面上別家還在做 “換擠出機” 的老路子,他們直接用輪盤式噴嘴庫實現了更高的材料兼容性,不管是家庭 DIY 做個性化飾品,還是教育機構搞多材料模型教學,都能覆蓋到。而且他們不只做硬件,還規劃了料盒、軟件、內容生態的全鏈條升級,這正好符合行業 “生態化” 的趨勢 —— 用戶買了設備,還會持續用他們的耗材、下他們的模型,銷量自然能形成復利。
最近行業里明顯能感覺到,AI 和 3D 打印的結合越來越深,能降低使用門檻,讓普通用戶也能輕松上手。原子重塑的智能噴嘴切換設計,其實已經預埋了智能化的接口,后續再疊加 AI 調參、云端模型庫這些功能,用戶群還能進一步擴大。像唐吉訶德靠真誠的包裝文案都能實現銷售額 373% 的增長,更別說這種實打實解決核心需求的硬件設計了。
半年連拿兩輪融資也能說明問題,資本看中的正是這種 “設計驅動商業” 的潛力。對我們做設計的來說,這案例也很有啟發:好的工業設計從來不是孤芳自賞,而是找準行業趨勢、摸透用戶痛點,再用工程化思維落地,這樣的設計既能幫企業拿訂單、促成交,更能實實在在拉動銷量,這才是設計真正的價值。